企业两化融合贯标需要具备的条件
GBT/230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说明贯标企业不限制行业,不限制规模。但是两化贯标存在一个通过率的问题,所以稍具规模企业贯标过程中通过率会高些。
1.*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良好;
2.两化融合工作具备良好基础,成效比较显著,对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需求
3、企业所属行业生产制造类型企业,不限制产品所属行业。
4、企业人数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人数在100人左右,如果生产高度自动化的企业人数则无具体限制,曾经做过一个汽车配件产品生产的企业,设备高度自动化。工厂人数在60人。虽然两化融合不限制企业规模。为了增加通过率,两化融合需要对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岗位职责的变更或者人员的减少。
5、企业销售收入体系对销售收入没有具体要求,如果企业限定在50-100人左右,销售收入一般在2000万以上了。
6、企业现有的信息化系统或者将要上的信息化系统两化融合较终审核是打造的新型能力,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通用的信息化系统 包括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需要涉及到生产模块的使用)、PLD/PDM(企业产品设计研发生命周期管理的软件)、设备安全管理软件(煤矿,化工行业安全**,设备管理类型的软件)、外贸订单销售管理(出口工厂专门用来进行销售管理的软件)、企业特有的能提高生产力,降本增效的各种信息化系统。
较理想的信息系统是工业控制系统。生产设备可以互通互联,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来进行所有设备管理。
7、财务的持续**两化评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需要公司能进行资金**,要求企业近两年对信息化工业化有资金投入(包括生产设备、信息设备、服务器、各种培训服务等) 建议20W元以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8、信息化安全方面此项是需要**信息系统的安全,较好有独立的机房或者机柜,**外人不能随意破坏窃取服务器数据。如果企业系统是云端部署,无独立机房也可以。
当然,不满足以上条件的企业也是可以申报的,但是在申报前期准备工作可能就会比较繁重一些,具体需要如何准备就还是建议大家来咨询,毕竟专业的事交给我们专业的人会比较靠谱。
达到这一些条件之后,就可以去做两化融合贯标。如果条件允许,这个条件包括了企业资金实力、员工总体素质等等。当然,较好的还是建议企业采用ERP管理系统,去把这些单项应用给嫁接起来,较终实现一个虚拟的管理组织架构。涵盖财务、销售、生产、研发、仓库等等所有部门。形成这样一个局面,**一个任务,传遍全部部门,各个部门分工协作,及时汇报各个部门情况,相互之间,查漏补缺,优势发展实施监督的局面,全面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到了这一层次,也就初步到达了第三步综合集成。
1.目的
为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围绕公司资金投入的统筹管理建立本程序,包括两化融合资金的预算、投入、使用与监督管理,监督和控制公司经济运行和资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和考核公司各部门的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确立公司资金投入的长期制度安排;确保资金投入的合理性、适度性和及时性,确保公司资金使用过程监管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资金预算及使用与监督管理活动。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资金预算、变更、执行的批准。
3.2财务部:**公司资金需求预算的审核;负责资金投放使用的统筹、监控及考核。
3.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资金的预算及使用控制。
基于数据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信息部组织各部门确定应该度量且能够度量的信息资源并进行数据开发和利用,对数据开发利用的*形成共识,有效地开发利用数据。
信息部组织各部门/项目组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管理数据,并:
a) 依据业务的需求,明确数据开发利用的主体,并**目标和计划;
b) 选择所需的数据,进行跨时间、跨职能、跨层次的累积、清理和重构;
c) 建立适用的数据应用模型,并进行评审和批准;
d) 在业务系统中部署相应的数据应用模型。
“两化融合"是近年来制造行业的热词,今天就普及一下,两化融合是指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集中精力发展研发、设计、销售、管理等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实现产业环节的集聚和产业的**增长。中国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使企业发展的路径是“互联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达到中国2025制造。两化融合是国家战略性部署!
http://u042829.cn.b2b168.com
欢迎来到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网站, 具体地址是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福华一路138号国际商会大厦A栋1801,联系人是林先生。
主要经营ISO9001认证,ISO认证,BRC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FSC认证,ISO22000认证。
单位注册资金未知。
你有什么需要?我们都可以帮你一一解决!我们公司主要的特色服务是:商务服务 公司注册 工商年检 等,“诚信”是我们立足之本,“创新”是我们生存之源,“便捷”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用户的满意是我们较大的收益、用户的信赖是我们较大的成果。